【最美国信人】陈贤龙——退伍不褪色,以匠心守初心

点击:34     日期:2025-08-19 16:19:04




在项目建设一线

有这样一群“国信人”
他们用汗水克服困难与挑战
他们用实干诠释责任与担当
他们用匠心追求卓越与突破
他们用诚信构建信任与桥梁
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最美国信人

聆听关于陈贤龙的故事


茂名分公司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工程的工地上,总能看到一个身着国信监理工装、步履坚定的身影。他叫陈贤龙,是国信监理集团的一名土建监理工程师,也是一名退伍军人。脱下军装,他是工程质量的“守护神”;穿上工装,他将军人本色融入每一道施工工序。那句“军装脱了,责任不能脱”的誓言,是他扎根工地的信念,更是他成为“最美国信人”的生动注脚。




军人底色

把“毫米不差”刻进工程血脉


1998年的湖北荆州,洪水裹挟着泥沙冲击着堤坝,年轻的解放军战士陈贤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筑堤固坝,手中的铁锹每一次起落都精准有力——“差一厘米,可能就是溃堤的隐患”。这段抗洪抢险的经历,让“精准”二字成为他刻在骨子里的信仰。


加入国信监理集团后,陈贤龙把军营里的严谨带到了工地。钢筋绑扎间距误差2公分,在施工队看来“差这点不影响大局,工期赶着呢”,他却当场要求返工:“战场上没有‘差不多’的防线,工地上也容不得‘差不多’的质量。”他的眼神锐利如鹰,扫视过模板支撑的每一个节点、混凝土浇筑的每一个角落,仿佛在排查战场上的潜在雷区。



在三聚项目5#PP的PA-705AB设备基础施工中,面对仅62m³的混凝土浇筑量,施工队想简化流程只留1组试块。陈贤龙翻出GB-50496-2018标准,指着“大体积混凝土最少留置10组试块”的条款寸步不让:“结构尺寸1.8米,已经符合大体积混凝土定义,标准就是底线。”最终,10组试块整齐排列在养护室,如同他当年在堤坝上码放的沙袋,坚实得不容动摇。同事们说他“轴”,他却笑称:“我只是把军人的‘队列标准’,变成了工程的‘质量标尺’。”


监理本色

以“铁面无私”筑牢质量防线


土建监理被称为“工程医生”,陈贤龙的“诊疗”从不打折扣。2025年7月27日,5#聚丙烯装置的挤压造粒厂房区域,他蹲在基础填充墙模板前,手指捻起底部的泥浆杂物:“素混凝土墙更要干净,这些杂质会像癌细胞一样侵蚀结构。”施工队想用“工期紧”当借口,他当即召集工人现场教学:“清理不是额外工作,是保命的工序。”直到杂物被彻底清除,他才在验收单上签字。



陈贤龙用眼睛洞察工程的每一个细节,用责任守护着“质量”二字的千钧重量。这些责任背后,是他顶着烈日复查钢筋间距的执着,是他冒着暴雨检查基坑边坡的坚守,更是他对“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”的深刻践行。施工方从最初的“怕他严”,到后来的“敬他专”,只因他的铁面无私里,藏着对生命的敬畏。


初心成色

“躬身践行”诠释国信担当


2025年6月,陈贤龙的名字出现在“五有”监理工程师名单上。这份荣誉,是对他“有信念、有本领、有担当、有纪律、有温度”的最佳印证。2025年8月,在茂名石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月度例会上,业主领导高度肯定他铁面无私、动真碰硬、恪守原则、敢于亮剑的工作作风,号召全体人员学习。




从军营到工地,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初心。这份躬身践行,为“国信人”的担当提供了最生动的例证。让我们以陈贤龙同志为榜样,立足岗位,恪尽职守,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工程质量的钢铁长城,共同谱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!


卸下肩章,扛起标尺

你的脚步,仍像正步一样精准

每一次俯身检查

都是对“放心工程”的庄严承诺

当装置区亮起璀璨灯火

你早已走向下一个现场

那抹国信红的背影

是工地上,最美的晨光


因为专注
所以专业
因为专业
所以信赖

这就是最美国信人